本报讯(记者朱文琴)在国家级贫困县新安,“最好的楼房是校舍,最美的环境是学校”;这一感人的景象是50万新安人民苦战8个月创造的业绩。前不久,河南省通过了对该县“两基”工程的验收,并给予高度评价,号召全省尚未完成“两基”的县区学习、推广他们的经验。
忆往昔,这片地处豫西山区、沟壑纵横、十年九旱的黄土地上,全县291所学校有80%的校舍是庙宇、旧祠堂、土窑洞、破瓦房。看今朝,这里新建、扩建校舍128所,添置仪器设备35万件、课桌椅3.8万套、图书434万册。这个变化,共投资8700万元,而其中6600万元是来自新安父老乡亲的热心捐助。
改善办学条件,打一场实现“两基(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,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)”的大会战,成为新安人民的自觉行动。全县13个乡镇285个村庄掀起了捐资助学的热潮。在比较富裕的石寺镇举行的捐资助学动员大会上,涌现万元以上捐资大户14个,千元以上131个。群众中慷慨解囊可歌可泣的事例不胜枚举。一位村长卖掉耕牛带头捐资,另一位村长把治病的500元捐了出来,一位80岁的五保老人闻讯赶到会场捐资30元;为了捐资,有人卖掉嫁妆,有人卖掉寿木,有人……村村建校热情高涨。
新安县的“父母官”、“教育官”们,把“两基”工程当作“党心、民心、良心”所向的“三心”工程,纳入了政府管理目标,县、乡、村逐级签订了责任书。党政干部们每到一个捐资动员会上,都带头掏腰包,县委和教委的领导们累计捐款都在3000元以上。